安徽濉溪縣審計局“敞開大門”說亮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7月18日】
【來源:安徽省濉溪縣審計局】
字號:【大】 【中】 【小】
    
    為深入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日前,安徽省濉溪縣審計局以《條例》實施三周年宣傳活動為契機,以更好地服務經濟發(fā)展、服務群眾為宗旨,積極創(chuàng)新思路,不斷拓寬審計信息公開形式和途徑,開誠布公地廣納言路,穩(wěn)步推進審計政務公開,誠請社會監(jiān)督,使審計工作更加公開透明、緊貼民意,促進了審計工作水平地再提高。

    “開門納諫”,虛心“傾聽”不同聲音,提高社會群眾對審計工作的參與意識和熱情。為了解社會群眾對審計工作的所知、所想、所感,提高審計工作計劃及方案的科學性、指導性與可操作性,該局分別通過機關網站、設立宣傳咨詢點、編發(fā)《審計簡報》等多種形式,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審計發(fā)展規(guī)劃征求意見問卷調查,從指出當前審計工作的不足、亟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應重點關注的審計事項、當前審計執(zhí)法水平及執(zhí)法力度、對審計工作的具體建議等十個方面,多角度地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形成審計工作與“社情民意”的良好互動與相互融合,拓展了審計發(fā)展思路。

    “自我約束”,公開審計承諾。為加強自身建設,讓社會群眾更好的監(jiān)督、指導審計工作,該局切實履行審計職責,大膽地向社會作出了四項鄭重承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嚴格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審計工作;實施審計期間,嚴格遵守審計紀律;審計人員在辦理審計事項時,遵守回避規(guī)定,保守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商業(yè)秘密;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做到一般審計項目30天內審結,重大審計項目審計實施階段不超過60天。為使所作承諾不是一句“空話”,在每一項審計項目實施開始前,該局便組織召開由被審計單位全體人員參加的審計進點見面會,將審計工作紀律作為的一項重要內容予以告知,并公開監(jiān)督電話。審計工作結束后,該局紀檢組通過與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座談、發(fā)放測評表的形式,公開接受群眾對審計人員遵守審計工作紀律情況的監(jiān)督,做到審計監(jiān)督“別人”和“別人” 監(jiān)督審計工作的同步進行,使審計工作全程處于“眾目睽睽”之下,有效避免了審計人員違反審計程序及廉潔自律行為的發(fā)生。

    不斷豐富審計公開內容,擴大審計公開領域,提高審計信息公開透明度。“群眾所關注的的就是我們要公開的。”該局局長崔海波同志的一番話成為了該局在政務公開中堅守的準則。通過在每位審計人員辦公桌頭放置醒目桌牌,標明該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崗位職責、審計工作八不準等內容,進一步增加了審計機關的透明度,在使來訪人員無須開口咨詢便熟知審計規(guī)程,提升了辦事效率與服務水平。與此同時,該局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 凡涉及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審計項目、與全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等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該局均以縣政府門戶網站、濉溪審計信息網等媒介適時主動地向社會公開,使審計結果不再諱莫如深,有效地把審計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結合起來。(趙剛)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