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蘭州辦加強三個環(huán)節(jié)控制 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發(fā)布時間:2010年02月03日】
【來源:審計署蘭州辦】
字號:【大】 【中】 【小】
    近年來,審計署駐蘭州特派辦在審計項目中從“審前準備、審計現場、審后總結”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通過采取各種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審計能力,提升了審計成果,積累了審計經驗,全面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加強審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注重提高審計能力

    一是加大審前培訓,各業(yè)務處在正式開始審計前都結合審計項目的特點,開展了扎實的審前學習,并邀請專家和相關人員為審計人員講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行業(yè)背景等,使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及其業(yè)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二是做好審前協調動員,結合項目審計人員多、處室多、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組織所有審計人員召開審前動員協調會,為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三是組織認真學習和討論審計工作方案、國家相關宏觀政策、業(yè)務文件等資料。四是加強審前調查力度,在摸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注重揭示問題。

    二、加強審計現場環(huán)節(jié),注重提升審計成果

    一方面加大各審計小組之間交流力度,面對審計地區(qū)分散、小組多的特點,該辦采取審計工作動態(tài)制度,各審計小組定期報告工作動態(tài),及時匯報發(fā)現的問題、工作的思路以及遇到的困難等,審計大組將各審計小組的動態(tài)匯總后再反饋給各審計小組,實現信息共享,使大家能夠隨時了解其他審計組的工作情況以及發(fā)現的問題,有效地拓寬了各小組的工作思路。例如在國家電網公司擴內需保增長有關政策措施實施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根據五個審計組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該辦就采取了每周上報一次動態(tài)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審計過程中堅持發(fā)揚“釘子精神”,對每個問題都力求做到查深、查實、查透,不但有效地提升了審計成果,更確保了審計質量,降低了審計風險。

    三、加強審后總結環(huán)節(jié),注重積累審計經驗

    審計項目結束后,由辦領導或分管辦領導參加,審計項目牽頭處室負責召開審后總結會,總結審計過程中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對審計報告進行分析,從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點,作為審計信息上報,進一步深化了審計成果,也為以后開展工作積累了經驗。例如,在陜西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扶持中小企業(yè)政策實施情況的專項審計調查結束后,審計組立即組織召開總結會,經過總結,大家認為這次審計調查采取的先派部分骨干進行前期調查,摸清情況撰寫方案,再派全體審計人員參與調查,最后再留部分人員匯總分析撰寫報告的做法合理、高效。在后來開展的國家電網公司擴內需保增長有關政策措施實施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該辦就借鑒了這條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劉文娟)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