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頻道  >  審計動態(tài)  >  地方動態(tài) > 正文
 
湖北十堰:“三問三促”推進政策性跟蹤審計
 
【時間:2018年07月12日】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審計局】字號: 【大】 【中】 【小】

今年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審計局堅持把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貫穿始終,將政策落實執(zhí)行情況作為監(jiān)督的首要內容,通過問進度、促落實,問績效、促提升,問癥結、促發(fā)展,有力推動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一是問進度,促進政策落實落地。按照省廳統一部署,組織市縣兩級審計機關對全市2017年“四大補短板”(高標準農田、鄉(xiāng)鎮(zhèn)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公路建設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水利設施補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環(huán)保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通過實地查看、調查走訪、查閱項目資料等方式,著力摸清楚項目實施進展,緊扣立項批復、招投標、開工等關鍵節(jié)點的時間,鎖定決定進度的關鍵節(jié)點。對使用財政資金建設的國家、省級的重大工程項目,長期應開工未開工、應完工未完工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揭示和查處了行政審批環(huán)節(jié)多、時間長,交叉重復審批以及自行設定審批事項等問題,及時以審計情況專報形式上報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批示肯定。

二是問績效,促進資金盤活用好。圍繞財政資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堅持將績效審計理念融入政策跟蹤審計之中,在關注政策落實落地的同時,更加關注與政策密切相關的資金籌集及流向情況。順著資金的走向,著力摸清資金的用途和最終的歸屬。重點查處有無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截留侵占、貪污私分、揮霍浪費專項資金等問題,以及有無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情況等。同時,結合政策落實效果,對資金投入后,建成了多少畝高標準基本農田,修建了多少公里農村公路,以及建成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多少畝得到了利用,糧食產量增加了多少,建成的農村公路改善了多少村多少戶的出行困難,以及給農戶帶來了多少經濟收入等進行了細化和量化的測量評價,在審計報告中將用了多少“錢”和辦了多少“事”有機結合起來,從更深層次反映了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績效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有限財政資金最大限度發(fā)揮效益。

三是問癥結,促進機制健全完善。將政策跟蹤審計作為發(fā)現和應對改革發(fā)展中新情況、新問題的前沿,緊緊圍繞省廳《指導意見》貫徹落實,把促進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推動政策更好落實作為審計的根本目標,在深入查找問題的同時,著力查找影響政策推行的主要原因,鎖定影響主要原因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結合相關單位在推動政策落實過程中,是否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主要負責人員是否在推進任務目標完成發(fā)揮重要作用等,審慎區(qū)分問題背后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科學定性追責。在二季度環(huán)保專項資金使用情況跟蹤審計中,通過對全市環(huán)保、住建、規(guī)劃、綜合執(zhí)法、南水北調辦五部門管理的2016年至2017年的水污染防治、農村環(huán)境整治等中央環(huán)保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審計,發(fā)現了因部門間制度銜接不到位導致的工程進度緩慢等問題,提出了合理化意見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推動了相關部門協調機制的完善。(陶丹丹)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