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wǎng)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頻道  >  審計動態(tài)  >  地方動態(tài) > 正文
 
湖北鄖西縣審計局三措并舉提高審計質量取成效
 
【時間:2009年06月18日】 【來源:湖北省鄖西縣審計局】字號: 【大】 【中】 【小】

      湖北省鄖西縣審計局通過建立和完善審計項目質量管理和業(yè)務操作制度,使審計項目質量總體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審計人員質量控制的意識得到了明顯加強,審計項目在實現(xiàn)規(guī)范化操作的基礎上,審計成果得到了明顯提升,審計成效得到了有效的體現(xiàn),其具體措施是:

      前移質量控制關口,加強和改進審計項目計劃管理。一是審計項目計劃從原先的以審計部門自我為中心向以審計成果使用者為中心轉變,審計項目計劃更具有效性。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來安排審計項目,預算執(zhí)行審計以推動深化預算管理改革、促進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為目標,同時積極開展對基礎教育經(jīng)費、新型合作醫(yī)療基金、民政資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等民生資金的審計,審計工作服務大局、保障民生目標更加明確。二是更加注重前期調研和立項論證,審計項目計劃更具針對性。在制訂審計項目計劃前,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深入相關單位、部門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可操作性進行論證,審計項目計劃的針對性明顯提高。三是更加合理統(tǒng)籌審計資源,審計項目計劃更具科學性。在充分考慮現(xiàn)有審計人員少的情況下,正確處理項目數(shù)量與質量的關系,克服片面追求審計全面性的傾向,同時打破股室界限,對重大項目由局統(tǒng)一組織實施,有限的審計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地利用。通過改進和加強審計項目計劃管理,保障了審計工作科學、有序和高效運行,同時也使審計工作的成效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審計成果的轉化率和使用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探索有效方式,規(guī)范經(jīng)濟責任審計項目的操作。一是探索對村級實施經(jīng)濟責任審計。在充分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6 個村書記實施了經(jīng)濟責任審計,通過拓展審計面,村級經(jīng)濟責任審計在全省得到推廣。二是探索對經(jīng)濟責任審計對象實行分類審計。根據(jù)黨政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管理政府性資金和業(yè)務的復雜程度,分別實行一般審計流程和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替代經(jīng)濟責任審計的分類審計辦法,合理優(yōu)化項目審計流程,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通過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有效方式,經(jīng)濟責任審計工作審計重點進一步突出,審計質量進一步提高,審計作用進一步顯現(xiàn)。

       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審計成果提升。一是審計成果提升貫穿到所有審計項目中。審計成果提升充分與審計項目的實施相結合,將審計項目作為審計成果提升的平臺,努力在每一個審計項目結束后都能挖掘和提升出審計成果,對縣政府上報一份內(nèi)容詳實,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審計專報。二是審計成果提升貫穿到審計全程中。制訂審計項目計劃時同時確定審計成果提升的計劃,做到審計成果提升有目標、有計劃,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為審計成果的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積累資料。三是審計成果提升貫穿到所有審計人員中。成立審計成果攻關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審計成果的交流和研討會,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提升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的內(nèi)容,設立優(yōu)秀審計成果獎,充分調動全局審計人員在審計成果提升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四是抓好制度建設和人員培訓,建立、健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將完善審計質量管理制度和提高審計人員素質作為加強審計項目質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來抓。2008年以來,針對審計項目質量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制訂和修訂了《審計項目計劃管理辦法》、《審計業(yè)務會議制度》、《審計操作規(guī)程》、《計算機攻關實施辦法》等制度,并及時作好制度的培訓工作,為進一步規(guī)范審計工作、提高審計項目質量提供制度保障。在業(yè)務培訓上,該局努力保障培訓經(jīng)費,積極組織審計人員參加省廳、市局的各項培訓,要求審計人員在培訓中做到真學、真懂,并且參加培訓人員回來后必須安排講課,將參加培訓的內(nèi)容傳授給其他審計人員,做到一人培訓,全局受益。同時,還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審計業(yè)務工作研討的方式,促進審計人員加強內(nèi)部的相互學習和溝通,培養(yǎng)審計人員加強業(yè)務學習和鉆研的精神。通過加強培訓,審計人員業(yè)務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