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陌生,曾是張家港百姓對審計的最初印象。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張家港審計“親民”路線的探索,審計開始呈現多種新“表情”……
表情一:透明 人物名片:陳霞 豐田汽配文秘 原音實錄:我們一家是在2000年定居張家港。要說對審計的印象,應該是一步步加深的。剛來這個城市,我對審計的感覺是政府部門財務上的“監(jiān)察者”,比較嚴肅,離老百姓的生活有距離的、甚至“不搭界”!那時對“審計”沒有概念,可以說在我生活區(qū)域是隱形的。 但最近幾年,審計不知不覺走進了我的視野,《審計整改結果納入“一把手”廉政考核體系》,《審計“金點子”催生工程“黑名單”制度》等審計動態(tài)新聞經常出現在《張家港日報》等本地媒體上。這時候,我才發(fā)現原來審計不是審帳算數這么簡單,不是簡單的“123”能夠概括的。 如果說媒體上的成果性報道讓我知曉了審計,那最近張家港市審計局高密度向民眾公布民生項目審計公告的做法更是讓我了解了審計,了解政府工程的“品質”。我兒子在附近的白鹿小學上學,所以前不久《張家港市審計局關于白鹿小學工程建設項目竣工決算的審計公告》一在報紙上公布就引起我們全家關注。你看這段:“白鹿小學工程標準高、規(guī)模大、工期緊,市建筑工務處在組織實施該工程的建設工程中克服困難,確保了工程質量……但該工程在招標工程中存在評委評標不夠細致的現象,有待加以完善?!边@則審計公告,公正客觀,讓我對白鹿小學硬件設施有了個底,對兒子入學也放寬了心。我希望,今后像這樣貼近生活的審計項目能更多的出現在我們視野中,讓我們了解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一些民生工程的動向、狀況。 筆者手記:過去審計結果報告一直視為“內部文件”,只在少數部門和少數領導中“小范圍”傳閱。如今,張家港審計宣傳的提升以及審計結果公開的常態(tài)化,使審計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了該市審計的透明度,對促進問題整改,提高審計監(jiān)督效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表情二:免疫 人物名片:成海鷹 鹿苑中學老師 原音實錄:說到審計,我腦子最先想到的就是發(fā)表“看門狗”論調的李金華。前幾年,李金華承受著各種壓力,毅然提交審計“清單”,對多個中央部委點名道姓一一曝光,揭開幾十億元的資金黑洞,引起全國轟動。就是那時那場“審計風暴”開啟了我對審計的認識,對審計的關注。當時我在想原來審計人是反腐戰(zhàn)士,審計部門是“廉政公署”??!因此,那時起,我對審計肅然起敬。此后,在看新聞時,碰到審計方面的,不自覺地會多看幾眼。慢慢地,我發(fā)現審計不是反腐戰(zhàn)士這么簡單,它起到的不單單是“殺毒”,更重要的是“防毒”!你看,《張家港審計局以“為”化“?!绷χ髽I(yè)控擔保風險》《審計課堂送“經”到基層》《審計建議“強健”社?!绑w質”》這幾則報道都可以看出張家港市審計局不但幫助被審者糾出弊病,更多的是幫助他們“未亡羊先補牢”。這種做法,這種觀念,真挺好,挺實用、實在,其他部門應該借鑒。 筆者手記:在經濟社會運行中,必然會出現各種障礙,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就好比人生在世,必然會生病一樣。既然障礙必然存在,我們不能等到問題十分尖銳或不可調解時才來解決,這就需要有一種機制,可以在矛盾和問題出現之初或在出現之前就加以解決,審計則是社會一個理想的“免疫系統”。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干部作為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免疫力”, 不斷拓展、升級自身,才能 “健康”地去監(jiān)督別人,發(fā)揮實效。
表情三:績效 人物名片:丁一紅 人大代表 原音實錄:比較幸運,作為人大代表我每年都能與審計打交道。從這幾年的市本級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來看,理念的轉變,即傳統審計向績效審計轉變,是張家港審計近兩年最大的亮點。前陣子,我與張家港市審計局有關人員交流時,得知現在他們審計項目80%都是績效審計,而且今年有望全覆蓋。 在績效理念的指引下,張家港審計部門不但關注政府支出的合法性、經濟性、效果性,而且將更關心它的連帶作用,即社會的福利性。比如,張家港市審計局對第二污水處理廠進行績效審計時提出,濕地公園是第二污水處理廠的配套工程,能提高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流入自然水體的排放標準,但該公園完工后卻未投入使用,其生態(tài)效益未得到發(fā)揮。為此,審計部門及時撰寫了《關于充分發(fā)揮城西濕地公園生態(tài)效益的審計建議》向市政府匯報,建議我市要因地制宜,優(yōu)先利用城西濕地公園,并科學有效地結合廠區(qū)污水處理,進一步控制污水處理成本,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質量和效率。看,這多好,幫我們看牢政府“辦公”,讓我們也放心?。?BR> 筆者手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民主制度的完善,老百姓不僅僅要求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且要追究政府在‘用之于民’時所發(fā)生不經濟的支出和低效率的責任。因此,開展績效審計是時代所需,民眾所求?。懢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