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重點審計項目跟蹤報道  >  新農合基金審計調查跟蹤采訪報道(2010年6月)  >  項目簡介 > 正文
 
項目簡介
 
【時間:2010年06月12日】 【來源:審計署辦公廳】字號: 【大】 【中】 【小】
    
    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tǒng)籌為主,兼顧門診小病的醫(yī)療互助共濟制度。衛(wèi)生部提供資料表明:截至2009年底,全國開展新農合的縣(市、區(qū))達到2716個,參加新農合人口8.33億人。新農合制度的全面建立,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了農村基層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也為加快建設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多層次醫(yī)療保障體系奠定了基礎。
    關注民生、服務民生、保障民生是審計機關發(fā)揮建設性作用的重要途徑。根據新農合部級聯席會議的要求,2010年5月起,審計署組織上海、南京、沈陽、武漢、長沙、成都、重慶、鄭州、哈爾濱等9個特派辦分別對安徽、江蘇、遼寧、湖南、四川、福建、河南、黑龍江等9個省新農合基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和新農合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每個省調查5個縣,每個縣延伸調查2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審計調查工作將于7月底結束。本次審計調查的目的是要在摸清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基金總體規(guī)模的基礎上,調查新農合政策落實和基金使用情況,反映新農合基金籌集、使用、管理和新農合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進建議,促進農村基本醫(y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發(fā)揮審計在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維護民生安全。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