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蜀海今年39歲,是重慶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主任科員。在市審計局工作12年來,他先后擔任了重慶市8個重大建設項目的審計組組長,帶領團隊查出違紀違規(guī)及管理不規(guī)范資金6億元,為國家節(jié)約建設資金4億元。 巨大的數字背后是艱苦、繁瑣的工作和較真的精神。鐘蜀海坦言,審計工作觸及施工、業(yè)主、監(jiān)理等各方利益,扣減的是真金白銀,直接面對的又是行業(yè)專家,要把問題挖出來,“實在考驗人”。 帶領團隊嚴查政府投資項目 在一個市政建設項目的審計過程當中,鐘蜀??吹轿淖植牧巷@示該工程地基擋墻部分深8米,經驗告訴他,一般3米深就足夠了,可能虛報的金額達到80萬元。但該工程的各項材料寫得天衣無縫,手續(xù)完善,從文字上根本挑不出錯。詢問施工方,對方回答該地屬填土區(qū)域,經過雨水長期浸泡,需要把擋墻修到8米深,聽起來也合情合理。 鐘蜀海沒有放棄,他帶領審計組到現場查看,意外發(fā)現了隔壁一個正在建設中的酒店,剛好有一根柱子穿過該項目的地基擋墻。在建酒店的相關材料,可以從側面證明地基擋墻只有3米。 鐘蜀海拿著這份材料找到了項目監(jiān)理單位?!霸谖业脑偃|疑下,對方底氣明顯不足?!钡铉娛窈R庀氩坏降氖?,第二天,監(jiān)理單位竟然送來了簽字蓋章的說明書,堅持以前的測量是正確的。 新一輪的證據收集開始。鐘蜀海直接找到施工方,讓對方提供商品混凝土的購買憑證。極不情愿的施工方像擠牙膏似的,催一次才交一部分單子,鐘蜀海和同事整整做了3天的“算術題”,才把數據算好。數據證明,商品混凝土的購買量和8米擋墻的建設量嚴重不符。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施工方仍然拒絕承認虛報了工程量,鐘蜀海及時與審計組的同事商議,當即申請動用鉆心取樣的檢測方法,對方仍不松口。直到鉆心取樣的頭一天下午,施工方項目經理眼見瞞不過去,才找到審計組,提出“沒必要再花錢了,我們認了”。 “每一分錢的審計都來之不易” 鐘蜀海常說,他在審計工作中始終遵循一個準則,即事實百分之百清楚、定性百分之百準確、處理百分之百合法。 因為這個準則,鐘蜀海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現場核查之外,他還要和每一家施工單位交換意見。每一次交換意見,都是一場激烈的交鋒,是雙方對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專業(yè)熟悉程度的比拼,是意志力的較量,甚至是對道德素質的考驗。 根據相關規(guī)定,審計結果必須由施工單位簽字認可后才能生效,但經常有不少施工單位在理虧的情況下,仍然拒絕簽字。為了過關,有的施工單位打電話請鐘蜀海吃飯,遭到拒絕后,就硬塞紅包,鐘蜀海對此,總是反復講明紀律要求和道理,堅決拒絕各種形式的送禮。 每當說起自己所從事的審計工作,鐘蜀海一臉認真,鐘蜀海感嘆,“每一分錢的審計都來之不易”,審計工作雖然辛苦,當看到自己費盡心力完成一個審計項目,出具了有分量的報告時,責任感和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我會珍惜當下的一切,并為之努力一生”。(重慶市審計局)
|